海龙泉新闻

当前位置:
首页
/
/
/
年捕捞量超过50万吨,拯救中国近海渔业的“海洋蛋白质金矿”:鱿鱼!

年捕捞量超过50万吨,拯救中国近海渔业的“海洋蛋白质金矿”:鱿鱼!

  • 分类:行业资讯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3-11
  • 访问量:0

【概要描述】

年捕捞量超过50万吨,拯救中国近海渔业的“海洋蛋白质金矿”:鱿鱼!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行业资讯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3-11
  • 访问量:0
详情

鱿鱼,一种毫不起眼的海洋软体动物,最小个体仅1-1.8cm,寿命只有1-2年,亲鱿产卵后就会死去。但是谁能想到,这种低等生物却拯救了中国的近海渔业,并为中国贡献了50多万吨的优质蛋白!

鱿鱼也叫枪乌贼,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,资源储量极其丰富。远洋鱿鱼是国际公认的“大蛋糕”,消费需求大,捕捞国众多,中国、日本、西班牙等均是积极的参与者。据统计,全球鱿鱼的捕捞量为250多万吨,截至2018年,我国的鱿鱼产量已超过52万吨,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/5,是“鱿鱼蓝海”的头号赢家。上世纪70年代,中国的近海渔业进入了一个尴尬的时间节点:既是产量的鼎盛期,同时也是走向枯竭的阵痛期。这一时期,“四大海产”产量相继飙升,近海捕捞既没有额度限制,也没有实施禁渔期,对网眼的尺寸、捕捞方式也没有严格管控,管理相对粗放。1973年8月,黄海东部出现了我国第一批灯光围捕船队;1975年末,国营海洋捕捞企业中200马力以上的渔船发展到1000多艘,木质的渔船基本被淘汰。再到90年代,我国近海渔船发展到10万艘,每年捕捞1000万吨海产。在当时,东海、黄海、渤海的渔业逐渐转入低谷,资源明显衰退,部分海域的小杂鱼占到了6-7成。反映在渔货上,则是鱼虾蟹性成熟的提前、品质的下降,低龄化、小龄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,因此,国家一方面重点发展内陆的养殖;另一方面引导渔民由近海转向远洋,开发远洋渔业。在某种意义上,鱿鱼恰好是对我国近海渔业的绝佳救赎,“一年生、一年灭”的属性决定了捕捞的“合理性”、“持续性”。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,我国已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鱿鱼捕捞大国,年产量稳定在50万吨左右,专业的鱿钓渔船就有600多艘。值得一提的是,从2020年7月1日起,我国首次在公海实施了3个月的休渔期,兼顾了鱿鱼的繁殖。有了合理的养护式禁渔,鱿鱼的产量不降反增,这是中国为世界鱿鱼产业做出的巨大贡献!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推荐新闻

联系地址:青岛胶州市洋河镇艾山工业园黑山路8号
服务电话:
0532-86959659
服务邮箱:109445500@qq.com

Copyright © 海龙泉集团   鲁ICP备14021000号-1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青岛